我国古代从春秋时期就陆续出现了元帅、将军、校尉的称号,这比西欧国家早了十几个世纪。中国古代军队的武官阶品体制,与西欧军衔体制职能一致,但形式不同,各自独立,两者没有承袭关系。
1894年,清朝政府决定依照西欧国家军队编练新军。到1904年建立了新军的阶位、品级,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55年10月1日,第一次颁布了自己的军衔。当时的军衔分为帅、将、尉、军士、兵等6种,其级别也多达20多个。根据颁布的军衔制,帽徽上没有等级的差别,而肩章和领章各不一样。例如元帅的肩章,一般都是金黄色版面,正红色边,版面上端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下端绣银白色五角星徽。将军的肩章,主要是星徽的数量有别,大将四颗星,上将三颗,中将两颗,少将一颗。校官的肩章,除版面两条纵线外,其星徽与将军相同。尉官的肩章则是版面上加一条纵线。军官的领章也有所不同,元帅的领章除靠领口的一边外,其余三边绣金边,版地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金黄色扣。将军的领章,除靠领口一边外,其余三边镶金边,版地级军种、兵种及勤务符号。校、尉官的领章,均为版地级军、兵种及勤务符号。60年代中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取消了军衔。
从1988年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又恢复了军衔。但比起50年代的军衔,目前的军衔更加简明,等级级别进一步减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军街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