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随着历史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称号。据台湾史学家连横在《台湾通史》上说:“台湾为岛上荒岛,古者谓之‘毗舍耶’,梵语也。毗为稻土,舍耶庄严之义,故又谓‘婆娑世界’。就是把台湾描写成一个安乐窝的说法。’但另外也有一个不雅的名称:‘埋冤’,因为中国人最早移徒到台开垦的,多是福建漳州、泉州人,他们入台之初,每每不能适应当地气候,或被土人杀害(当时有猎头风俗),不能生还,所以称之‘埋冤’,后来,才谐其声易为合湾。”台湾名称的由来,又据《台湾杂志》上说:“荷兰人初到台湾,筑城而居,城以砖石砌成,制若崇台,外沙环水,濒临海湾,故名台湾。”此一说法,未尽可靠。其实,早在周婴所著《远游篇》中即已称台湾为“台员”。“员”字与闺南的“湾”字谙音,所以台湾这个名称在我国福建一带流传已久。到今日,这名称已经固定,而且这块美丽的土地永远属中国,就像我们身上的一部分一样,永远不可分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