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的形状从何时改成现在的样子,准确的时间尚待考证。但是考古学家曾于1953年在湖南长沙市郊发掘一座属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一960年)的墓葬,墓中出土的一把铁剪刀,剪刀的支点已由后部改至中问,在刀刃和刀柄之间打了轴眼,装有支轴,其形状已经很像现在的剪刀了。在洛阳北宋熙宁五年的墓葬中,也曾出土了一些这种剪刀。
我国最早的名牌剪刀是唐朝的并州(今山西太原)剪刀。并州剪刀的特点是刀口犀利,坚实耐用,剪毛不沽,砍骨不卷刃。据说杨贵妃配用的就是这里的剪刀。杜甫曾写诗赞日:“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陆游在《秋诗》中也留下了名句:“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在今天的太原市,还留有大、小铁匠巷和大、小剪刀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