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上建造柱子城市的历史,可以迫溯到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那时,在欧洲阿尔卑斯山北部地区就有房屋和村落建在水中的往子上。现在,澳洲、东亚和美洲的土著民族中,还保留着这种古老建筑的遗迹。
现代化的海上柱子城市的设想,首先是由英国建筑师莫洛里奇和马丁根据伊利阔的想法在1968年提出来的。这座可容纳3万多人的城市,后来建筑于英国东海岸,该海域平均水深为9米,长达24公里。
这座海上柱子城市的围墙,是用玻璃钢和水泥作成的,高50余米,长1400米,宽1000米。实际上是一道围堤,围堤外筑有防波堤。这座海上柱子城市设有公共建筑、幼儿园、学院等,在围堤的南端还设有城市管理机构,一座有200个床位的医院和一个火葬场。象陆地城市一样,海上城市也设有消防队、警察,也有剧院、电影院、音乐厅、公园等娱乐休息的场所,还有体育馆、足球场等体育设施。足球场就设在发电厂的房顶上。通信网络是通过一条水下电缆解决的,电缆与英国的电视、电报网相联接。城市的能源主要靠一座天然气发电厂供应。为了防正海上风暴,必须有一条注满水的“护城河”,为了避免噪声对城市的污染,市内运输均采用电船和电动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