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丹再婚的来龙去脉_要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庭

字号+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2017-06-02 23:26 我要评论( )

宋丹丹再婚的来龙去脉_要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庭

宋丹丹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演员,在很多小品和电视剧中都会看到她的身影。她在事业上是一帆风顺,但是在婚姻上却不是很顺利,在他的儿子巴图七岁的时候,她与她的先生离婚,在此以后她要回了儿子的监护权,她便辛苦的拉扯着自己的儿子。那么宋丹丹的再婚的来龙去脉是什么呢?就是要给儿子一个温暖的家庭。

最寂寞时我们相依为命

巴图小时候刚刚会讲话,我们怕他丢了或出什么意外,让他熟背家里的地址、电话和亲人的名字。有一次他跟姥姥坐公共汽车,上车后一个中年妇女给他让座,并逗他:“你叫什么呀?”

“我叫英巴图,今年3岁。我妈妈叫宋丹丹,爸爸叫英达,爷爷叫英若诚。我们家住北京市东城区富建胡同3号,我们家的电话是5131531!”他认真地、一股脑儿地把“家底儿”和盘托出,在场的人无不哈哈大笑。

是的,他曾经有一个美满的家庭,这个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出色的。而在他还不到7岁的时候,一夜之间就什么都破碎了。

离婚后我飞往美国旧金山度假。在美国期间我发现并忏悔我犯下了一生最大的错误。我心如刀绞地思念我的儿子,无法控制自己的懊悔。我原本以为一切是可以补救的,但英达的迅速再婚打破了我所有的幻想。

我最心爱的儿子,我的宝贝:

妈妈简直没法儿说多么想念你。美国的天气特别好,蓝极了,云彩特别白。但是妈妈无心在这里呆,因为妈妈只想尽快回去,马上见你、抱住你。回去以后妈妈会带你过周末,睡一个被窝儿,给你讲故事。

我的宝贝,你7岁了,真是大小伙子了。妈妈希望你永远做一个善良的、诚实的人。

宝贝,妈妈会在3月底以前回去,妈妈会给你带礼物。

永远爱你的 妈妈

1997.3.10.

我对不起孩子。我只想到自己。我义无反顾地离了婚,把孩子留在那个家就走了。万万没想到,从那一天开始,我的心就被吊在了半空中,无法踏实下来做任何事情,就像一个断了线的风筝,不知会飞向何处。

回国后,在约定好的一天里我见到了巴图。我对他说:“你已经大到了可以了解我要跟你分享的事了,你准备好来听了吗?”

“当然啦。”他回答。

然后我告诉他我正准备把他要回来,我告诉他妈妈现在没有家,不能给他很舒适的生活,但妈妈永远也不想再离开他了。

他是那么明亮、那么从容,完全出乎我的预料。他听完后马上问我:“妈妈,爸爸已经结婚了,你什么时候结婚?”

“我不知道,儿子。”我说,“妈妈如果找到一个爱妈妈的男人,会让你来为妈妈作决定,你觉得好,妈妈就嫁给他,你觉得不行,妈妈就……”我伸出一条腿,做了一个“踢”的动作。

他大笑起来,那么开心。他觉得自己有了很大的权力,他感受到了他对妈妈是多么重要。

“对呀,”他说,“要是爸爸只爱妈妈,而爸爸不爱我,妈妈就也不幸福。”

“不!”我看着他,“爸爸永远都爱你,只是由于某些原因爸爸和妈妈不能一起生活了,而爸爸和妈妈都永远爱你!”我坚定地说。

“不是!”他有些急了,“我说的不是自己的爸爸,我说的是将来的爸爸,那个和妈妈在一起的爸爸。”

那一刻我的膝盖软了,我没想到他能说出这样的话。我抱住儿子,在那看似最寂寞的时候我们抱在了一起。

“你会比别的孩子都幸福,我保证。”我对他轻声说,“你看,别的同学只有一个家,而你有两个家,两个家里的人都是你的亲人,你比别人幸福!”

我只想告诉他也告诉自己:太阳还会发光,我们的一切都会好起来。

那年6月30日,我要回了儿子的“监护权”,吊在半空中的心落回了原处。

他上的是寄宿学校,星期五中午,我去接他。一进大门,传达室的老大爷就对我说:“您来啦?您儿子这礼拜从头到尾都在对别人讲:‘星期五我妈妈来接我,我归我妈妈了!’”所有的老师见了我也转达着同样的话。

把儿子接到身边以后,我从来不会在他面前讲他父亲半点“不好”,我不能让他在心里困惑父亲的为人。如果说从前父亲在他心目中是榜样,是权威,是偶像,那么我需要让他一直相信这一点。

我从来认为父母离婚给未成年的孩子带来的,除了“害怕”就没有别的了。他不可能懂,也没能力表达。我从来不以为孩子越怨恨父亲,便越是会爱我。

孩子的爱不是一盆水,倒给了爸爸,妈妈便没有了。它更像一口井,如果你在他幼小的时候教会他如何去爱,在他漫长一生中是受用不尽的,他会爱朋友,爱师长,爱生活,更爱父母。而一个心里被灌输了“恨”的孩子,属于他的那口井就干涸了,他不爱父亲,同样不会爱母亲,他很自私,只爱自己。

我很庆幸自己当时没有昏了头脑,让孩子背负父母间的恩怨。更何况走到今天,我已经非常理解关乎此事的每一个人,包括我自己。如果说有谁做错了什么,我也已经全部原谅,同样,包括我自己。

巴图在一天天地长大,他继承了我引以为荣耀的一切:快乐、幽默、懂事、宽容。

他在朝阳外国语学校读初中,那是一个重点中学,大家成绩都非常好,巴图却总是调皮得让人头痛。6年小学念下来,他完全没有养成学习的习惯,自己闹不算,还打扰别人。这个学校从来没有处分过学生,他一下子受了两个处分,就连处分的名目都是单为他设计的。

当然他也有优点,就是英语口语非常好,大概是我遗传了一副好耳朵给他。我记得他的校长,一位70多岁的慈祥的老太太曾经和我说:“丹丹,你儿子根本不用学英语,闭上眼睛就会说。”

有一次,他们年级英语口语比赛,巴图自己编了一个小故事上台表演,赛后我问他得了第几名,他说:“当然是第二!”

“为什么‘当然’是第二?”我很诧异。

“妈妈!”他很不满意地看着我,“干吗非要我得第一?第一肯定是一班的班长。一班是全校最好的班,一班班长是全校最好的学生,我在我们学校是最‘烂’的,为什么老师要让我得第一名?”

这件事本身或许有失公平,但它使我看到巴图身上一种特别可贵的品性——知足常乐。有的孩子永远要争第一,得了第二就受不了。巴图却是哪怕得了倒数第二,回头一看也会大笑出声:“哈哈,后面还有一个那!”

我姐姐常说:“巴图就算有一天被人贩子拐走,在街上当乞丐,都一定是个快乐的小乞丐。甭管什么事儿,他都能发现好玩儿的一面,他的生活特别有意思。”

巴图13岁那年,我们家来了一个与他同龄的美国男孩儿。他不会说中文,和巴图用英语交流。

有一天,我带他们去俱乐部游泳。为了活跃气氛,我对巴图说:“你跟他比赛,游两个来回,看谁游得快,妈妈给你们当评委!”

“为什么呢?”

“妈妈——”他拖长了声调,“你明明知道他游得不如我好。要是比赛的话,他必输无疑啊!为什么要让他不高兴呢?”

这就是我儿子,一个善良的懂得为别人着想的小男孩儿。他的确有很多缺点,但我相信他会有一个很美的人生。

巴图大约13岁的时候,我发现他趁我不在拿过我的钱。说起来,那天我真是很没面子。我很认真地告诉巴图的老师我管教他非常严格,从来不给他过多的零花钱。老师愣了一下,疑惑地问:“是吗?那他怎么会请全班同学吃冰棍呢?”她这么说,我也愣了。

那以后我对自己的钱包严加看管。一天下午,巴图不在家,我发现钱包里少了100块!我立刻打电话给小区门卫,门卫告诉我他出去了。我又给门口小卖部打电话(可见我留下这些零七八碎的电话号码有多么英明),小卖部的老大爷告诉我:“您儿子刚走,从我这儿买了根冰棍。”

“他拿多少钱买的?”

“100块钱。”

“妈妈,妈妈我告诉你啊,那100块钱……”好小子,他倒是不抵赖,我认真听他如何自圆其说,“那100块钱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它飘啊飘,飘啊飘,就飘到地上了。”

我气坏了!我告诉他天底下没有自己“飘”下来的钱,告诉他这件事情牵扯品质,永远不可以再出现。我问他是否一定要被揍一顿才能记住这个教训。他说:“不用了,妈妈,你的目的是为了让我改,现在你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我肯定改。”

那天我没听他的“花言巧语”。我揍了他,在他身上留下了几道血印儿。确实我原本没想打这么狠,但我气疯了。过后我还给他照了张相。他指着照片里自己胸前的血印儿委屈地说:“妈妈,这哪儿像亲妈打的呀?”

大约10年前我参与过小崔主持的一期《实话实说》,话题是“孩子是否不打不成材”,当天我坚决站在正方:说什么也不能动孩子一个手指头!

10年过去了,我已深深体会到孩子管教起来多么难。他不听话的时候,他犯了错误老师找我谈话的时候,总有一股火苗从脚底一直蹿上我的头顶,随即我会陷入一种深深的自悯自怜。我禁不住又问起自己当初到底该不该离婚,尽管我先生对他非常尽心,尽管就算他的生父在身边,也未见得能帮得上什么。

青春期的孩子,说教对他是无力的,我几乎没有办法去扭转他已认准的方向,我只有等他长大,等待的过程却是那么漫长。我经常对着儿子说:“你是谁派来的啊?你是专门来气妈妈的吧?”一边说,一边止不住地掉眼泪。

所以当我后来又与小崔见面,第一句话就是跟他说:“咱再来场‘实话实说’吧,这回我一定站在反方!孩子不打不行,我实在受不了了!”

在我每一次扬起巴掌不知是想揍他还是想自残的时候,他总是使劲地抓住我的双手,抓得紧紧的,不让它们动弹,然后他捧起我的脸,对我说妈妈,妈妈,你看着我的眼睛!再给我一点时间吧,很快我就长大了。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