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不仅重视行道树,而且还讲究树的品种。如北宋蔡襄在福建“夹道种松,以避炎署”。宋朝以后,我国路林,不仅文官重视,一些带兵戍边守关的武将,也推行栽植路林。清朝末年映甘总督左宗堂,在西北戍边时,率领湘军大搞路林,从西安开始,顺河西走廊,经过茫茫戈壁,直到北疆的伊犁、南疆的阿克苏等地,在几千里风沙线上,沿道路两旁栽了大量的杨柳树。现在保留下来的,已经身高数丈,三抱合围了。诗云:“大将守边尚未还,湘湖子弟遍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迎得春风渡玉关。”人们把这一条行道树称为“左公柳”,以示对造林者的纪念。
今天行道树已成为我们国家铁路、公路和城市街道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地方已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郑州街道如篷的法桐,南京街道四季常青的雪松,北京街道的槐树,河南许昌地区白杨、泡桐,令人赞叹不已。他们都是我国当前路林建设的典范。行走在这些宽阔的林荫道上,使人心旷神怡,倍感到祖国可爱,江山多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