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感到,比较历史上的语言变革,网络语言的变革更为剧烈。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对语言的冲击比以往历史时期都要强烈。索绪尔也说:“……类比的最明显、最重要的效果就是用一些比较正常的由活的要素构成的形式代替旧有的、不规则的和陈腐的形式。”“语言的效能常贯穿着无限的犹豫,无限的差不多,无限的半分析。”虽然“类比作用有利于规则性,倾向于划一构词和曲折的程序,但有时也反复无常。”“所以我们不能预言一个模型的模仿会扩展到什么地步,或者什么样的类型会引起大家模仿。”
索绪尔曾经说:“类比创新都是表面上的,而不是实实在在的。语言好像一件袍子,上面缀满了从本身剪下来的布料制成的补丁。”面对网络语言的现状,我们不得不指出,这个比喻过多地强调了语言的保守,低估了语言的创新。
显然,更多地“描写”是非常必要的,大陆和港台澳地区的学者更应该加强研究和交流。台湾中正大学竺家宁《“两岸语文问题比较研究”计划简介》一文就指出,通过搜集比较,可以“探索两岸社会不同语感的倾向,找出其语音上的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