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笑话:某甲认不得字,在认得字的某乙面前,接过一张字条,装模作样在看着。某乙对他说:“你把字条倒过来看了。”某甲满脸羞惭,但立刻回答道,“我是给你看的。”这个笑话大家都很熟悉。的确,从字体来说,倒过来看,是认不得字而又装作认得的人所闹出来的笑话。但从词义来说,有些词语有时的确是要倒过来看的。譬如大街上有化装游行,人山人海,我们说:“好不热闹!”意思就是“多么热闹”!经过了不少的困难才把一个人找到了,免不了会对他说;“好容易才找到你!”“好容易”的意思就是“好不容易”!
为什么会采取这种表达形式呢?有时是为了表现强烈的感情或语气。因为只按照一般的说法,力量还是不够,所以就在语言形式上把话说反了。上面所说的“好不热闹”、“好容易”,都是例子。又如《西厢记·借厢》:“借与我半间儿客舍僧房,与我那可憎才居止处门儿相向。”“可僧才”的意思是“可爱之极的人儿”,指崔莺莺。“乖”的意思原是“违逆”,现在称小孩子听话为“乖”,论其来历,也是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