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流亡后的第十九年,终于回国做了晋国的国君。他把流亡时期跟随他的人都封赏了,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提醒他,他才猛然想起来,觉得很惭愧,马上去请介子推,可是介子推就是不来。一打听,才知道介子推不愿见他,背着老母进了绵山。于是,重耳派人搜山,可是荒山野岭,一个人影也不见。这时有人献计,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介子推自会走出来。
重耳命令烧山,可是仍不见介子推出来,进山寻找,才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依偎在一棵大柳树下死去了。介子推的脊梁堵着大柳树洞,洞内藏着他留下的一块衣襟,上面用鲜血写着几行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自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重耳十分感动,将介子推和他母亲安葬于烧焦的柳树下,并下令,以后,每年这一天严禁烟火。第三年这一天,那棵死柳忽然复活了,重耳就把这棵柳树定名为清明柳,于是便有了清明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