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音的标准具体说明

字号+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2017-06-02 18:32 我要评论( )

方块字的字音常常出来捉弄人,免不了要查查字典。但字典的注音有时不够全面,有时落后于语音的发展。比如说,最常见的“滑稽”一词里的“滑”字,《康熙字典》音“骨”。其实“滑稽”在古代原有二读:一种是读“骨稽”,一种同现在的读法一样。如果现在照《康熙字典》念为“骨稽”,在群众里面是通不过的。

又如1956年修订的《新华字典》,对“暴露”的“暴”仍标音为pu(跟“铺”、“瀑”同音),因而有人主张把这“暴”字,“正音”为“铺”。某个广播电台一度照此办理,但后来还是改回“暴(报)露”了。为什么呢?因为群众早已对“暴”念作“报”这点,非常熟悉。“正音”之后,反而不获群众批准。

类似的例子要举还有。如“塑料”的“塑”,有一个更古的写法是“嗉”,从“素”得声。但在广州话里,大家念它作“索”、有人认为仍应念“素”。“雄赳赳,气昂昂”的“赳”,广州话都念“升斗”的“斗”,也有人主张“更正”,以为读作“矫”,才对。但照我看,其实都是大可不必的。字的读音,应该遵守约定俗成的原则,从现代人民群众的语言实际出发,而不应是古非今,一味以古的本本为准则。倘若一定要“遵古”,那么,“去取”、“去粗取精”的“去”,作“除掉”、“去掉”讲,便该读上声,以便同读去声,作“离开”讲的“去留”、“去就”的“去”,区别开来。“友好”、“相好”的“好”,该读去声,以便同读上声的“好坏”、“好歹”、“良好”、“美好”的“好”,区别开来。“忠告”的“告”,作“规劝”讲,和“告诉”的“告”,也得区别开来,非把“忠告”念成“忠故”不可如此等等,不是增添麻烦么!什么是正音的标准?

网络热词坑爹
网络热词HOLD不住的荧屏秀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