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和钟子期因“高山”、“流水”两曲而成为知音的故事,令《高山流水》这首古曲名闻天下。这首曲子的创作来自另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音乐家成连琴技高超,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伯牙慕名前去学琴,他非常勤奋,很快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三年过去了,他练就了一手精湛的技艺。但老师感到他演奏时,技巧固然已趋完美,但情感投入不足,境界不够开阔,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
成连先生想把他培养成一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有一位老师,居住在东海,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于是师徒两人驾船到了东海,成连先生指着大海说:“这就是你的老师,一个月后,我来接你。”
伯牙举目四眺,目力所及之处,水连着天,天连着水,海水浩浩荡荡,波涛汹涌,气势极为雄伟开阔。伯牙不觉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于是他对着大海抚琴谱了一曲,题名为《高山流水》,这是一首妙音逸韵的佳品。从此他领悟到艺术家要培养高尚的情操,艺术要以感情动人。一个月后,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的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你可以出师了。”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弹琴的天下妙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