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义在古今发展的涵义变化

字号+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2017-06-03 00:37 我要评论( )

唐代高铎的《群居解颐》中有这样一个笑话:魏博节度使韩简,文化水平不高,跟文人学者们交谈,常常听不懂人家的话,心里觉得惭愧,便请了一位孝廉给他讲解《论语》的《为政篇》。他听了其中的“三十而立”一句,觉得很有启发,第二天便兴高采烈地对他的僚属说:“直至最近,我才知道古人很笨(指发育得迟),到了三十岁才会走路,才会站立。”听了他这种“高论”的僚属们,都忍不住哈哈大笑。因为《为政篇》里的“立”,是指学有成就啊!

前年看某报的《哲学》副刊,看见有一位同志把“青出于蓝”的“蓝”解释为蓝色。其实这里的“蓝”,只是一种可以制成染料的植物名。“青出于蓝”这句成语,原是从荀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变化而来的。如果把“蓝”解作蓝色,那么好好的一句成语便成为不可理解的了。看来,虽然不可把某同志和韩简相提并论,但他们都是在相同的问题上闹了笑话的。这就是:没有注意在不同的情况下词儿的不同用法,只凭自己所熟知的词义往上套。

网络热词房产证成80后讨论热点
网络热词源于现实生活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