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菜即贻贝,软体动物,壳为膨起的长锐角扇形,黑褐色。生活在浅海,以足丝固着于岩石上,肉味鲜美。分布广,产量大。“淡菜”常用来特指贻贝肉的干制品。
一般认为淡菜得名于贻贝肉干制品加工工艺。淡,清淡无盐渍,即俗谓“甜晒”。《辞源》:指晒制干品的加工过程中不加盐“淡菜,原韧带类软体动物,壳表黑褐色,长二、三寸,肉红紫色,味佳可食。因曝干时不加食盐,故名。”
也有人认为淡菜本作“蜑菜”,指蜑户所食之菜。阮葵生《茶余客语》卷二十“:淡菜,即蚌肉也,始于蜑户多食之,遂讹为淡。”蔡条《铁围山丛谈》五“:凡采珠人,号曰蜑户,丁为蜑丁,……能辛必苦,常业捕鱼,生皆居海艇中。”蜑户为古代南方的水上居民,也作“蛋户”,长期受封建统治者侮视,世世以船为家,自为婚姻,不得陆居,至清雍正时始解除陆居禁令。

